十五日,在能仁寺后寻觅到方竹好几把竹细如树枝;竹林中新长的竹
十五日 在能仁寺后寻觅到方竹好几把,竹细如树枝;竹林中新长的竹条,大的径围可达一寸,比较柔软,不适合做手杖,而老的竹条已经砍伐殆尽了!于是,从岔道度过四十九盘,一路顺着东海边向南行,翻越窑岙岭,往乐清县而去。
游黄山日记徽州府
黄山原名“黟山”,唐天宝后改今名。相传黄帝与容成子、浮丘公同在此炼丹,故名“黄山”,亦称“黄岳”。位于安徽黄山市北部,面积约154平方公里。黄山烟云翻飞浩瀚,如浪卷重山,絮掩深谷,因称“黄海”。以中部的平天矼光明顶为界,其北称“后海”,其南称“前海”。今又以东为东海,以西为西海,光明顶周围为天海。黄山风景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最著名。近年加修了公路,又修通了从芜湖经过黄山边的铁路,交通颇便。
《游黄山日记》是徐霞客第一次登黄山的游记。万历四十四年(1616),徐霞客游白岳山后,于二月初三日到汤口。在黄山九天,浴汤池后从南往北登山,历祥符寺、慈光寺、天门,登平天矼、狮子峰,游狮子林、接引崖,直到松谷庵。由原路下山,十一日出汤口。
徐霞客游黄山时,大雪已封山三月,游兴不为所阻。“梯磴插天,足趾及腮,而磴石倾侧?岈,兀兀欲动。”“余独前,持杖凿冰,得一孔,置前趾,再凿一孔,以移后趾。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。”沿途他详记气象变化;应用比较方法抓住每个山川景物的特点;留心观察黄山奇松,正确阐明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;最后详析了黄山周围各水的源流。
初二日 自白岳下山,十里,循麓而西,抵南溪桥。渡大溪,循别溪,依山北行。十里,两山峭逼如门,溪为之束。越而下,平畴颇广。二十里,为猪坑。由小路登虎岭,路甚峻。十里,至岭。五里,越其麓。北望黄山诸峰,片片可掇]。又三里,为古楼坳。溪甚阔,水涨无梁,木片弥布一溪],涉之甚难。二里,宿高桥。
]掇(duō):拾取。
]弥(mí):遍。
初二日 从白岳山下山,走十里路,顺着山麓向西,抵达南溪桥。渡过大溪,顺着别溪水,沿着山麓向北走。走十里路,就见两座山陡削而逼近像两扇门,溪水被它所约束。越过两山向下走,眼前平坦的田畴很宽广。走二十里路,就是猪坑。从小路攀登虎岭,路很险峻。又走了十里路,到达虎岭。走完五里路,越过虎岭山麓。向北看,黄山的各座山峰,小如片片山石,似乎可以拾取。又走了三里路,就是古楼坳。溪水很宽阔,溪水暴涨而又没有桥梁,木片遍布一条溪水,赤足涉过溪水很艰难。走了二里后,在高桥歇宿。
初三日 随樵者行,久之,越岭二重。下而复上,又越一重。两岭俱峻,曰双岭。共十五里,过江村]。二十里,抵汤口],香溪、温泉诸水所由出者。折而入山,沿溪渐上,雪且没趾。五里,抵祥符寺]。汤泉在隔溪],遂俱解衣赴汤池。池前临溪,后倚壁,三面石甃,上环石如桥。汤深三尺,时凝寒未解,而汤气郁然],水泡池底汩汩起,气本香冽]。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],以汤口、焦村孔道,浴者太杂遝也。浴毕,返寺。僧挥印引登莲花庵,蹑雪循涧以上。涧水三转,下注而深泓者,曰白龙潭;再上而停涵石间者,曰丹井。井旁有石突起,曰药臼,曰药铫。宛转随溪,群峰环耸,木石掩映。如此一里,得一庵,僧印我他出,不能登其堂。堂中香炉及钟鼓架,俱天然古木根所为。遂返寺宿。
]江村:今作“岗村”,在黄山以南,沅溪右侧。
]汤口:今名同,在黄山南缘的公路边,是进入黄山的门户。
]祥符寺:后文又称“汤寺”。建于宋大中祥符六年(1013),遗址在今黄山管理处的礼堂附近。
]汤泉:即黄山温泉,又称“硃砂泉”。海拔630米,以含重碳酸为主,水温42℃,每小时出水量48吨,设有温泉浴室和游泳池。这里是黄山旅游的起点,各种服务设施齐备。汤,热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