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始皇之时应作“当始皇死时”解指公元前 年秦末农民起义之
当始皇之时:应作“当始皇死时”解,指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之时。西汉人认为,秦之亡,祸成始皇,故云“当始皇之时”。
武信军:武臣的封号,陈胜起义派他北定赵地,他又派司马卬攻取了朝歌。徇(xùn):攻取。朝歌:古为殷都,在今河南淇县。
诸侯之相王:诸侯互相称王,指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十八王,卬为殷王,都朝歌。
无泽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作“毋泽”。“毋”与“无”,古字通。市长:汉高祖六年(前201)改咸阳为长安,立四市长及四市丞,管理商业运输。
喜为五大夫:五大夫是秦汉二十级封爵制的第九级。汉文帝十二年(前168)推行卖爵制,五大夫售价为入粟四千石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载,五口之家,耕地百亩,全年收入一百石。四千石相当于四十户自耕农的全年收入。《自序》未叙司马喜做官或其他功劳,他的爵位当是买来的。
高门:地名,是高门原的简称,又叫马门原,在华池西三里。
谈为太史公:《史记》全书称“太史公”凡一百五十二见,为司马谈、司马迁父子相共。《汉书·官公卿表》有太史令,为太史府之长官,秩六百石。《自序·集解》引臣瓒曰:“《茂陵中书》司马谈以太史丞为太史令。”《索隐》引《博物志》云:“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,年二十八,三年六月乙卯除,六百石。”据此,“太史公”不是官名,此称“太史”为官名,“公”字为尊称,乃是司马迁尊称其父,署官以名其书曰《太史公书》,意为太史公所著之书,用以祭奠父亲,因《史记》是司马谈发凡起例的。书名既为《太史公书》,故一百三十篇论赞皆称“太史公曰”,而“太史公”遂为父子共名。旧解多以“太史公”为官名,殊误。《茂陵中书》,乃茂陵县的户籍档案簿。茂陵,在长安西北八十里,今陕西兴平东北,为汉武帝陵。元朔二年(前127年),武帝徙郡国豪杰及家资三百万以上者实茂陵,司马迁一家徙置茂陵,故属籍《茂陵中书》。
有子曰迁:司马迁,字子长,《自序》和《汉书》本传都失载,也没有载生卒年。司马迁之字见于扬雄《法言》和王充的《论衡》。
龙门:山名,在今陕西韩城县东北五十里,横跨在黄河两岸。司马迁生在韩城南二十二里的芝川镇,两者相距七十里。“迁生龙门”是举家乡名胜而言,是一个大略的说法。
耕牧河山之阳:指司马迁童年在家乡度过。耕牧,一般用以表示未仕宦,家居。河山之阳,指司马迁的故乡所在,即龙门山南麓河曲。
古文:先秦历史典籍用古体字书写,故《史记》称其为古文。如《五帝本纪赞》称《春秋》《国语》《五帝德》《帝系姓》为古文。《自序·索隐》引刘伯庄说:古文指《左传》《国语》《世本》等。
禹穴:在浙江绍兴县东南会稽山上,传说夏禹南巡时曾大会诸侯于此。
窥(kuì):考察。九疑:山名,在今湖南宁远县境。传说舜南巡,死后葬九疑。
沅、湘:湖南境内的两条大江,注入洞庭湖。屈原放逐,曾在两江上漫游。
汶、泗:山东境内水名,古代注入淮河,今注入运河。孔丘的出生地曲阜就在泗水中游的南岸。